首页 > 热点专题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重要部署

何琼妹:做好“土特产”文章,走海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 发布日期:2023-05-11 11:13
  • 来源:

儋州嘉禾共享农庄


做好“土特产”文章

走海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何琼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省委书记冯飞指出,要让更多土特产成为“网红”,努力打造名企、名品、名牌,实现产业、企业、产品有效衔接。海南建设农业强省,必须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走出一条符合海南实际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海南做好“土特产”文章有基础、有优势

发展“土特产”,是指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海南发展“土特产”具有扎实基础和特殊优势。

在位于东方市大田镇的海南农垦广坝农业产业基地的雪茄种植园中,农户忙着搬运采摘好的雪茄叶。袁琛摄

乡“土”资源丰富。从种质资源看,海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保存热带作物资源6.5万余份,收集鱼类等标本近300种、地方重要畜禽品种超3.5万头(羽),被称为“天然基因库”,为发展“土特产”奠定了坚实的种质资源基础。从光温水资源看,海南热带土地面积占全国的42.5%,年日照时数1750-2550小时,年平均气温23-26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以上,农作物周年生长,尤其是冬春季农业生产条件好,与全国农业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季节优势。海南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39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值的1.75倍,2022年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94.9%,排名全国前列,海水水质条件优越,为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海产品提供了良好环境。从农旅资源看,海南独特的热带雨林、和美乡村、农耕文化、黎苗风情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每年有超6000万人次的游客来海南旅游度假,为发展“土特产”带来了流量和人气。

“特”色优势突出。一是产业有特色。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是海南自贸港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海南是全国重要的冬季“菜篮子”、热带“果盘子”,榴莲、燕窝果等新奇特优品种“首种”优势突出,槟榔、胡椒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5%90%,石斑鱼、金鲳鱼、东风螺第一代苗(卵)占全国的95%,深水网箱养殖规模排名全国前列,发展“土特产”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二是区位有特色。海南处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正在重点打造“两个基地”“两个网络”“两个枢纽”,发展“土特产”拥有广阔的来料基地和消费市场。三是政策有特色。海南是全国唯一同时适用自贸港政策和RCEP规则的省份,既可以降低进口环节关税、增值税,也可以从国外零关税进口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还可以享受所得税优惠,发展“土特产”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产”业潜力十足。从发展空间看,耕海牧渔大有可为。海南受权管辖全国最大的海域面积,拥有一流的水环境,南海鱼类种质资源丰富,RCEP规则有利于扩大对日韩等国的水产品出口,为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创造了良好条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深海养殖,冯飞同志在调研深海养殖时强调,要推动全省海洋经济迈上新台阶,再造一个“海南经济”。我省出台了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沿海市县发展深远海养殖的积极性高涨,一批深海养殖平台、养殖工船、海洋牧场加快建设并陆续投产,一座座耕海牧渔的“蓝色粮仓”屹立在南海之上。从产业链纵向看,发展预制菜产业极具潜力。预制菜是新兴的万亿级产业,海南发展预制菜优势突出,相关企业纷纷在海南布局。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引进产业链企业,发展海南预制菜产业集群。从横向看,农旅融合发展空间较大。近年来,海南大力发展共享农庄、休闲渔业、全域旅游,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产品。要继续丰富业态,把乡村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产值优势。

乐东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普盛海洋牧场3号”

做好“土特产”文章需要推动五个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海南的“土特产”,2013年在三亚亚龙湾玫瑰谷,对“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玫瑰花、带动农民增收的做法表示肯定;2018年考察海口施茶村石斛产业,强调“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2022年在五指山毛纳村,在手工茶坊参与炒茶劳动并买下两袋茶叶,勉励农户把茶叶经营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一枝花”“一味药”“一叶茶”的关心关怀,为我们做好“土特产”文章作出了表率、指明了方向。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通过乡村产业“五个转变”,构建以特色农产品为“本”强产业基础、以数字信息化为“网”聚城乡要素、以农产品加工为“干”贯通产加销、以休闲农渔业为“径”融合农文旅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从重捕轻养向耕海牧渔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湛江考察时强调,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冯飞同志强调,要做足海洋经济文章,积极培育发展渔业种苗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业,不断提升研发能力,探索同东南亚区域产业链联动,争创现代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海南耕地等资源有限,拼土地、拼消耗的传统老路难以为继;国家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将渔船捕捞能力和渔获物捕捞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土地资源、捕捞资源受限的背景下,海南农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培育“深蓝”经济,着力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要积极创建现代渔业产业园,探索渔业“入园”“进厂”发展模式,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渔业园区。建设南繁水产种业基地,创建一批种业阵型企业和水产原良种场,培育一批“育繁推服”一体化水产种业龙头企业或种业联合体,做好高价值热带鱼苗培育,打造热带水产种苗产业聚集地。做好“深海养”“深海牧”文章,大力发展深远海大型桁架类网箱养殖和养殖工船,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和渔港经济区,加强“陆海统筹”、产业联动,推进深远海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休闲渔业“五个一”工程,做深做精“渔业+旅游”文章,培育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热带休闲渔业亮丽品牌。

55日,在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美篆村菠萝种植基地,菠萝抢“鲜”上市,工人在田间地头采摘和展示菠萝。张茂王聘钊摄

从传统种养向新奇特优转变。要深入落实冯飞同志关于提高海南农业良种覆盖率的重要指示要求,把宝贵的南繁硅谷资源用活用好,开展国家育种联合攻关,认定一批省级种质资源圃(库、场)、核心育种场、水产良种场,推广一批高产、抗逆优良品种,把南繁科研优势转化为海南农业的良种优势。推动南繁一体两翼协同发展,做强“种源+种业+市场”的南繁产业。有序开展热带优异果蔬资源开发利用,通过“首引、首育、首种、首推”,打造新品种展示中心、发布平台和种植基地,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认真落实冯飞同志关于打造农业现代化产业链的重要批示要求,对“六棵树”、胡椒、咖啡、南药等优质农产品,从种养、深加工、品牌建设、销售以及科研、企业培育、农旅融合等全产业链进行梳理,打造农产品现代化产业链,做到“成熟一个推出一个”。

从有品无牌向品牌引领转变。海南农产品特色鲜明、绿色优质,但缺少品牌引领、溢价能力不足。近年来,我们着力构建以“海南鲜品”为统领的品牌矩阵,市县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迅速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要认真落实冯飞同志指示要求,坚持技术优先、市场化导向,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品牌。进一步做精做优以“海南鲜品”为统领的品牌体系,出台“海南鲜品”授权管理规范,建立省级农业品牌工作协调机制,组建专家库,发布海南省农业品牌目录,打造五指山大叶茶、琼州东风螺等省级区域公用品牌,累计培育30个市县区域公用品牌和30个企业品牌,创建10个“海南鲜品”农业示范基地。加大品牌推广力度,讲好海南品牌故事,提升影响力、竞争力和溢价能力。

从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冯飞同志高度重视预制菜产业发展,强调要聚焦标准制定、品牌建设、产品布局、龙头企业培育等重点工作,尽快形成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尽管农产品加工业是海南农业的短板,但在自贸港背景下,短板有望转化为后发优势。要瞄准预制菜产业,引导农业企业、食品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原料基地+中央厨房+物流配送(餐饮门店、商超销售、社区网点、终端客户)等模式,打造预制菜产业集群。要用好自贸港政策,大力发展粮油、畜禽、水产、咖啡、椰子等加工业,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在产地建设一批田头综合市场,发展分拣分级、冷藏保鲜、原料处理等初加工,培育农村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构建网销数据平台,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从卖好产品向卖好服务转变。海南和美乡村蕴含着丰富的农旅资源。要认真贯彻落实冯飞同志批示精神,把发展共享农庄打造成乡村振兴工作的新亮点。要大力培育休闲渔业、乡村旅游等业态,深度开发乡宿、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等综合体验项目,依托环岛旅游公路建设,将沿线和美乡村串珠成链,打造一批精品农旅路线。要以“绣花”功夫抓好环境治理,以“园丁”精神抓好美丽庭院、美丽田园、美丽山水建设,推动乡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要突出绿水青山特色、做亮生态田园底色、守住乡土文化本色,将和美乡村建设成为观乡景、品乡味、享乡俗、忆乡愁的胜地。

在白沙打安镇合水村的兰花基地,返乡创业大学生在管护兰花。阮琛摄

做好“土特产”文章需要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改革、科技双轮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要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方面,支持崖州湾实验室、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落实冯飞同志指示要求,推动南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坚持产业需求导向,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热区农机研发推广,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农村改革方面,推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使用权,健全全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应进必进、阳光交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垦地融合发展,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重点是解决钱、地、人和规划引导的问题,关键在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加强一般公共预算投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例,引导政府专项债、产业发展基金、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乡村。解决用地问题要盘活存量、做好增量,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把我省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用活用好。要育好用好乡土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解决职业发展、社会保障等后顾之忧,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

坚持平台引领、农民参与。近年来,全省组织实施了一批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包括6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9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及一批省级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有效实现了产业聚焦、资源聚拢、企业聚集,为海南“土特产”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要继续坚持平台引领、农民参与,构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产业园梯次发展格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有效的联农带农机制,把特色产业更多留在乡村,把就业岗位更多留给农民,把产业链增值收益尽量留给农户。

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做好“土特产”文章,必须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培养一批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撑。

定安县高秀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色彩斑斓的田地宛如大自然的调色板,美不胜收。张茂摄

(作者系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