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他山之石

【山东】济宁市创新六大发现渠道构建多维立体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

  • 发布日期:2021-09-03 15:57
  • 来源:

防返贫防致贫,重点在帮扶,难点在发现。济宁市在系统总结巩固脱贫成果防返贫、防致贫经验的基础上,聚焦早发现这一动态监测难点、关键点,集成创新、多措并举,构建起以六大发现渠道为主体的多维度、立体化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有效防止了返贫新致贫,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全市708户、2045人通过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纳入帮扶。

一、开展起底式大排查,兜清返贫致贫底数。通过县际交叉互查的方式,分三个阶段对所有脱贫户开展了全覆盖、拉网式遍访检查,全面托清返贫风险。在遍访检查的基础上,主动提升工作标杆,对所有农户开展起底式排查,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政策不漏项,根据排查结果将所有农户分为风险户和一般户,对风险户逐户进行核查,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帮扶范围,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真正做到全面排查、应帮尽帮、不落一人。全市共排查187.2万户,发现风险户25户,保障了全市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底数清、数据准、基础牢。

二、开设“济贫一线通”,随时受理帮扶需求。本着“简明易记”原则,在市级层面开设“济贫一线通”服务电话(2331233),通过张贴明白纸、乡村大喇叭等方式面向所有村、所有农户广泛宣传,引导困难群众知晓政策,随时随地自主申请帮扶。市乡村振兴局安排专人负责来电接听、答复、转办、回访,对能当场解释答复的即时答复;对需基层办理的事项当日转办,对涉及其他行业的事项,向县市区和部门“双转办”;县市区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提报调查处理报告,市乡村振兴局2个工作日内电话回访。对受理的群众来电实行“日统计、周分析、月通报、不定期核查”,确保返贫致贫风险切实消除,各类问题整改到位。“济贫一线通”开通以来,已累计受理群众来电118件,其中政策咨询类26件、寻求帮扶类92件,回访满意率达到95%。

三、设立涉贫帮扶窗口,实现就近就地帮扶。充分考虑部分困难群众不熟悉电信技术、习惯面对面交流的现实,推进监测预警机制进大厅、进窗口、进村居,在全市151个涉农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3299个村设立了涉贫帮扶窗口,方便群众就近就地咨询政策、寻求帮扶。每个县均设计涉贫帮扶窗口标识,每个窗口均悬挂清晰醒目标识牌、放置政策咨询明白纸,明确受理、登记、转办、回复等工作流程和时限要求,安排熟悉政策、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服务,做到政策咨询“一口清”“一表清”,促进了监测预警的规范化、标准化开展,进一步畅通了困难群众申请帮扶的渠道。

四、强化信访舆情管控,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建立健全信访舆情常态化管控机制,发挥现有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作用,与信访、网信等部门建立日常联络,完善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对下转办、横向推送、调查核实、结果反馈和抽查复核流程,做到即时发现、及时处置、限时反馈、随时回访;对网络涉贫舆情进行全天候监测,每5分钟检索遍历一次,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条;开展2020年以来所有信访舆情问题“起底及清零”行动,对去年以来通过12345、12317、舆情监测发现的和信访网信部门等渠道转办的3500余条涉贫事项开展全面排查,建立问题台账,处置一个、销号一个,确保了涉贫信访问题息诉罢访、涉贫舆情风险案结事了。

五、实行划片常态走访,构建快速响应网络。统筹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帮扶责任人、村“两委”成员、乡村网格员、扶贫专干等工作力量,发挥他们一线情况熟、掌握信息快的优势,开展常态化走访。各村党支部书记牵头,村“两委”成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等组成防返贫监测工作组,对所有农户建立网格、分组包干,常态走访、快速响应,发现致贫风险第一时间向乡镇扶贫办反馈;帮扶责任人、扶贫专干等重点对脱贫户开展走访,每月走访一次,排除返贫风险、监督政策落实、完善档案资料,对临时困难及时针对性帮扶。

六、建设数据监测平台,精准筛查定位风险。依托市大数据中心,整合18类行业数据,探索对所有监测对象收支情况、行业部门政策兑现落实情况和家庭财产状况等实时在线监测。每周将监测对象信息与民政、教育、医保、卫健、公安、残联等行业部门数据比对,筛查行业帮扶政策落实情况,确保各项政策及时足额兑现,同时及时发现医疗大额支出、突发事故、重大变故等,及时预警干预;与公安、人社、自然资源、市场监管、农机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对风险户家庭财产、赡养抚养人情况进行评估,综合研判返贫致贫风险等级,为精准纳入提供依据。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利用,减少了线下数据比对的繁琐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了问题即时发现、快速整改,实现了及时帮、精准帮。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