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乡村动态

琼中:端起“生态饭碗”,让村民从靠山吃山变养山护山

  • 发布日期:2019-12-27 21:08
  • 来源:

  “30多年来,我和这座山的关系发生了3次变化,从砍树、打猎到发展林下经济摘‘穷帽’,再到现在的护林,感觉我与这座山的感情越来越亲近和深厚了。”1225日一大早,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大木村毛合村小组脱贫户徐敏刚割完自家的橡胶,便骑上摩托车一溜烟往山里驶去。

  “这是一株见血封喉树,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它的树液里有剧毒,可得当心。”穿梭在一片茂密的公益林里,徐敏打开了话匣子——四周有几棵古树,分别是哪些珍稀树种,他都如数家珍。

  “过去日子苦,我们常常过来打猎、砍树烧柴,山秃了不少不说,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徐敏说,因家里有两个小孩还在上学,他不方便外出打工,只能选择靠山吃山,一度被纳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直到近几年,琼中大力推行林下经济,因地制宜、因村因户为贫困户制定产业“套餐”,才终于让村民不再靠山吃山,而是换了种新“吃法”。

  “巩固槟榔、橡胶产业的同时,我们在林下套种了咖啡、益智,不少村民还发展起豪猪养殖、光伏发电等产业。”大木村党支部书记卓明富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靠着发展橡胶、槟榔、益智等产业摘下“穷帽”后,39岁的徐敏还是习惯于每天清晨走进他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大山。不同的是,自今年5月起,他的胸前挂着一张“生态护林员”的工作证。“原先我对生态保护一知半解,自从当上村级生态护林员,经常参加各种培训,现在什么树不能滥伐、什么动物不能捕杀,可清楚哩!”徐敏说,巡山护林每个月还能领到800元工资,这更让靠生态吃饭的思路,在他的脑海里深深地扎了根。

  放下“资源饭碗”,端起“生态饭碗”。如今,在琼中,像徐敏这样的村级生态护林员共有280人。

  琼中林业局副局长黄章福介绍,今年5月该局启动村级生态护林员招聘工作,整合2018年中央生态护林员资金280万元,聘用280名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作为村级生态护林员,每人每月补贴800元,既护好林、保护好生态,又助力脱贫攻坚,实现生态与扶贫的双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