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乡村动态

毛纳欢歌·赶“路”人 | 黄俐傕:小庭院变“致富园”

  • 发布日期:2023-03-24 10:25
  • 来源: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王洪旭

对于乡村孩子来说,村里的小卖铺是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甚至嵌入了童年的记忆里。

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有这样一个村间小卖铺。

曾经,这间小卖铺只卖食盐、味精、牙膏等日用品,价格与镇上无差,为村民提供便利。如今,小卖铺转型升级,除了日用品还卖起了茶叶、糯米酒等特产,为天南地北的游客提供伴手礼。

身形消瘦,总是背着一个斜挎包的黄俐傕,是这间小卖铺的主人。

7年前,黄俐傕积极响应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让出自家院子,建成了毛纳村的公共休闲场所——凉亭,如今这里成了游客必打卡地,也为他发展庭院经济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

让出院子建凉亭

沿着村口的水泥路走进去,村口第一家就是黄俐傕家。如今,进村的路又多了一条,还可以从另一侧,通过一座挂着五颜六色的飘带的连心桥,也可以到达他家。

无论如何,来毛纳村旅游的游客,总会通过各种路线走到他们家前面的凉亭、连廊,看一看村里的风景,并拍照纪念。

如今的凉亭和半圆弧的连廊,曾经是黄俐傕的院子。黄俐傕用手指着凉亭,“这里以前是我的简易厨房,另一边隔起围栏养猪,还养了鸡和鸭。”


黄俐傕在酿制山兰糯米酒。记者李昊摄

2016年,五指山市选定毛纳村作为市里第一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要进行村庄整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建设等,使村庄整体风貌得到明显改善。

美丽乡村长什么样?

黄俐傕的第一印象是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的什寒村。村庄干净整洁,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

去过什寒村旅游过的黄俐傕,十分羡慕。没想到,当时驻村第一书记秦存平找到黄俐傕时,描绘美丽乡村的样板正是什寒村。

此外,还因为黄俐傕家是村口第一家,而且他思想觉悟高,是村里的预备党员。而黄俐傕家的改造,将是毛纳村村居改造的样板,需要他做表率,带头进行改造和整治村庄。

当时,黄俐傕没有多想,同意了。而且猪栏拆了,不再养猪,院子里也不再养鸡、养鸭,而是在村民参与下,建起了一个凉亭和半圆弧的连廊,在曾经的院子变得干净整洁,成了村里的观景长廊和休闲场所。

屋前成游客打卡地

伴着凉爽的清风,绕着连廊走半圈,可以看到毛纳村的稻田、菜地和远处的山脉,心情豁然开朗。

连廊的围栏也是座椅,游客可坐下来休息,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田园风光。

美丽乡村建设,让偏僻的毛纳村摇身一变,成了五指山市第一个旅游扶贫试点村,一个“内外兼修”的美丽乡村走进人们视野。

平时在附近酒店打工,农忙时回家种地的黄俐傕,看到了新的商机,开一间小卖铺,卖日常生活用品,正好弥补不养猪之后的经济缺口,平时由老人在家看帮忙看,价格与2公里外的水满乡卖得一样,让村民在村里买到跟镇上一样价格的物品。


黄俐傕。记者李昊摄

说干就干,黄俐傕将自家新建的厨房,隔了一半出来作为小卖铺。主要卖味精、食盐、牙膏、毛巾等日用品,有时也卖自家的茶叶,有熟人订购时才会采摘后专门炒茶,而通常来说都是卖茶青。就这样,黄俐傕的小卖铺一个月能卖700元左右。

渐渐地,来毛纳村旅游的人渐渐多起来了,很多人都想买黄俐傕自己手工炒的茶叶,于是他开始将自家的茶,炒好后放在小卖铺卖。

“茶叶好卖,很多游客喝完后,还找我订。”黄俐傕发现,游客在村里停留的时间长,消费力和购买力都会大大提高。

这个游客消费力和购买力的高峰,在2022年4月下旬到来。

2022年4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考察调研。在村寨凉亭内,总书记同驻村第一书记、老党员、致富带头人代表等亲切交谈,了解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等情况。

如今,黄俐傕家前面的凉亭成了游客的必打卡地,他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有的由导游带队参观,有的散客则自己参观。

游客多的时候,导游忙不过来,黄俐傕就当临时导游,给大家讲解,并带着一路参观,有时还要为游客拍照。

小庭院变身“致富园”

“老板,茶叶怎么卖?”

“老板,糯米酒怎么卖,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老板,来两个椰子,一个冰淇淋。”

每天早上9点左右,毛纳村开始迎接游客,一波又一波的游客从村口走过来,来到黄俐傕家前面的凉亭,正好好休息一下。黄俐傕站在院子里,不停地回答着游客的问题。

其实,黄俐傕的村间小卖铺,除了一间放置日用品的屋子外,就是几张桌子拼接的展台。其中,有一张2.5米长的茶桌,和两个简易的方桌,上面铺一张红布,放上水满毛纳村大叶茶——红茶、初芽老白茶,以及白色糯米酒、黄色糯米酒、黑色糯米酒、生姜酒等,另一侧地上堆着新鲜的椰子。

虽然茶叶和糯米酒上都贴了价格标签,但黄俐傕还是耐心地给游客解答:老白茶是一位朋友让帮忙卖的,一袋360元;毛纳村大叶茶——红茶是山上自己种的,自己手工炒的,小包装2两,卖100元,大包装4两卖200元;糯米酒是自家酿的,度数不高,当地黎族同胞都爱喝,20元/斤,有5斤装的,也有2斤装的。


游客在黄俐傕的小卖部购买山兰糯米酒。记者李昊摄

在茶桌上摆着一副茶具,黄俐傕在茶桌周围放置了凳子,如果有游客问起:“茶叶好喝不?”热情好客的黄俐傕招呼游客:“你坐下来,先尝一下。”

3月7日下午,两位来自重庆的游客想品一下茶叶,黄俐傕将泡了4次的茶叶倒掉,立即泡上新茶。

“好喝,给我来一包,给我少一点,喝完我还买你家的。”游客一边赞赏一边问。黄俐傕回答很干脆,“可以,少10元,小袋的一袋算你90元。”

到了7日下午6点,游客逐渐散去,黄俐傕算了一下卖了500元,刚好达到每月的平均数。


游客在黄俐傕的小卖部购买雪糕。记者李昊摄

黄俐傕说,去年5月,游客最多的时候,一天就卖出3000元;如今每个月可以卖15000元,除去材料、人工和制作成本,纯收入每月6000元左右。

对于黄俐傕来说,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庭院虽小,作用不少。黄俐傕在放弃传统养殖后,利用自家庭院的“方寸地”,让小庭院变身增收“致富园”。

“因地制宜开发本地优势资源,让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成为增收好途径。”五指山市水满乡宣传委员冯斯福表示,为推进庭院经济发展,鼓励村民利用自家庭院发展手工制茶、经营农家乐饭店、黎苗酒坊、黎锦苗绣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以此给农户增加经济收入,进而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如今,毛纳村发展庭院经济的村民有12家,其中农家乐3家,茶叶加工坊2家,水满特产店7家,村民在自家门口也吃上了“旅游饭”。

未来,黄俐傕想扩大酿酒坊,开一家农家乐,“让游客来了,有吃有喝有玩还有住,客人才能留啊!”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