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乡村振兴简报

脱贫攻坚信息144期(2019年第14期)

  • 发布日期:2019-09-27 17:29
  • 来源:

脱贫攻坚信息

2019年第14期

(总第144期)

 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                  2019年9月6日


按语:贵州省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今年6月底专门召开省委党代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意见》,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发文将此文件转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习借鉴,《扶贫简报》也刊发了贵州省委书记胡志刚在省委党代会上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的讲话,刘赐贵书记、沈晓明省长、李军副书记、刘平治副省长均作出批示,要求我省借鉴学习贵州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好经验好做法。现将贵州省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力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做法摘要刊发,供学习借鉴。

州省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推脱贫攻坚

贵州省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今年将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作为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举措,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坚持党政主抓、系统化推进,坚持突出优势、规模化布局,坚持主体培育、组织化生产,坚持资金保障、集中化投入,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坚持产销对接、市场化营销,全面推进 “八要素”,践行 “五步工作法”,强化产业选择、组织方式、基层党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精准施策。全面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主要做法如下:

一、精准选择产业,统筹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一是对照“八要素”强弱项补短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入推进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工作作风的革命,对落实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 “八要素”作系统总结分析、查找差距,查清要素落实的缺项、弱项,千方百计补上薄弱环节,全流程、全环节、全要素抓好落实,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取得更大成效。

二是选好优势产业迅速做大规模。立足资源、突出特色,大力发展12个重点特色优势产业,采取超常规手段迅速做大。

三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综合利用林业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真正把绿水青山变为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四是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基地。以500亩以上坝区为重点,实行 “一坝一策”,按照统一供种、统一耕播、统一水肥管理、统-病虫防治、统一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专业化大型农产品基地,迅速扩大优质农产品供应量。

五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按照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支持特色优势产业主产区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创建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强县、强镇,培育一批区域化产业带、产业群,将贵阳市建成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的核心区和聚集区。支持发展农产品保鲜、储藏、烘干、分级、包装和畜禽屠宰等初加工,围绕重点产区建设农产品加工中心,推动产地型冷库及预冷设施建设。开展农产品综合开发利用,加快茶、刺梨,食用菌等植物萃取,开展中药智能颗粒研发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二、壮大新型主体,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

一是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品牌营销、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等方面的优势,完善和落实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重点扶持发展对特色产业带动能力强的省级以上农业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全国百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基地订单化生产。支持省内非农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投向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完整产业链、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及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以上的标杆性领军龙头企业。

二是鼓励国有平台公司和供销社转型发展。鼓励国有企业采取并购、资产重组、股份经营等形式,组建农业企业集团。支持供销社转型,强化省级统筹,发挥供销社覆盖乡村的网络和组织优势,通过直接投资、资产重组、参股经营等方式,兴办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农资供销、普惠金融等服务。

三是规范提升合作社。大力推广塘约村、大坝村等“村社合一”成功经验,所有村都要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因地制宜建立合作社,所有贫困农户都要加入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合作社分红、土地承包者的种粮补贴、返租倒包等增加收入。保护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精准甄别、分类处置,对“空壳社”和“僵尸社”依法进行清理,实施退出机制,进行规范管理。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快发展,打造一批集体经济强村。

四是做实利益联结机制。凡建有合作社的地方,都要组织加强与龙头企业对接,签订合作协议,带动农民开展大规模种养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支持在土地集中的县城周边及相对集中连片区域,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园区,组织边远乡镇贫困群众到农业产业园区务工,获取务工收入。扩大产业项目对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覆盖面,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明确和优化农户、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环节和份额,促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形成紧密相联的产业发展共同体。

三、强化基础设施,夯实农村产业革命发展支撑

一是完善农业配套设施。加快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自动化、信息化和农田水利“建、管、养、用”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水利建设。

二是提高农业装备水平。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大力支持喷滴管灌、畜禽标准化圈舍、产品加工设备、渔业设施以及物联网等设施设备建设。

三是抓好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通过大面积建设高标准农田,完善农田灌排设施,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确保到

2020年建成1623万亩高标准农田。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支持农民秸秆还田、秸秆青贮、种植绿肥和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提高土壤质量。

四、完善流通体系,建立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和网络

一是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推进绿色农产品进学校、进机关、进军营、进医院、进企业、进社区、进超市。建立工作专班,深入研究解决全省大中小学校对农产品需求和供给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大幅度提升贵州农产品的供给数量。

二是打造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科学规划建设产地型冷库、集配中心、产地市场等配套设施,以县域物流网络为重点,盘活县域供销资源,加快打造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物流配送服务网络,拓宽营销渠道,着力构建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可追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推进农业大数据平台、农业物联网基地建设,做强做优农村电商。支持生产基地与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开展深入合作,开展线上交易业务,线上线下协同,开发适宜网络销售的优质产品。创新农产品微商等流通业态,开展“认领销售、众筹预售、会员定制”等新型销售模式。引导公共机构和市场主体以认购、直采、众筹等方式开展“消费扶贫”。

四是加大品牌培育和宣传力度。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推进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整体品牌建设。统筹优势资源,整合各方力量,集中打造全国知名的一批优质区域公共品牌,全面提升“老干妈”、都匀毛尖等知名品牌的影响力、巩固提升苗药、贵州茶叶和“多彩贵州·绿色农业”等辨识度和美誉度。支持各市(州)差异化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公共品牌。大力发展农业会展经济,坚持办好“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中国·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等重大活动。

五、推进科技进步,加大农村产业革命科技支持

一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创新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方式,采取普惠方式向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用于支持各地向高

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服务单位购买科技创新服务或技术成果。深入实施 “万名农业专家服务 ‘三农’行动”,建立农业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实行一个产业一个核心技术团队、一条科学发展路径、一套技术支撑方案。

二是强化技术培训。组建技术团队和技术培训专班,对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村“两委”负责人等开展技术增训和生产技能培训。在县级党校对乡镇党政负责人、村“两委”负责人重点围绕产业革命开展轮训,组织到先进村学习好经验好做法。坚持种养什么学什么、缺少什么学什么,加大农民全员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培训档案。继续发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作用,重点给农民讲解 “八要素”,打造一支学习能力强、善于接受新观念新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职业经纪人队伍。支持院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

三是加强优良品种选育和推广。加强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和良种扩繁,积极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确保每个主导产业都有良种繁育基地。

四是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每个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一套生产规程和产品标准体系,加大标准和规程推广力度,产业示范基地率先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五是促进大数据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从种植前端到销售末端全流程的数据采集应用平台,全面掌握种植状况、需求信息,促进产销精准衔接,提高农业生产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六、健全组织体系,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一是创新优化党组织设置方式。围绕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在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链、生产基地等建立党组织,优化党组织设置,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市场主体的覆盖,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大力推行在产业相近、地城相邻、资源互补的行政村之间组建联村党委成党总支等做法,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统筹发展能力。采取在产业发展任务较重、位置偏远、人口较多的村民组建立党支部、党小组,选派干部驻点帮扶等措施,推动产业发展到组到户。

二是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从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中,培育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产业发展能力强、有经管管理经验的优秀党组织带头人。村里没有合适人选的,支持从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选派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县乡党委要定期对村党组织书记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的能力进行研判、对不能适应农村产业发展需要的坚决进行调整。通过本土人才回引、定向培养、县乡统筹招聘等方式,为每个村配备1-2名村级后备力量。加强本乡本土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对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农博士”进行一次摸底,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

三是创新农村基层治理。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全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建立完善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的作用,做好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工作,把支持推动产业发展的要求融入村规民约。

四是突出村党组织政治功能。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推动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有效发挥村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落实好给基层减负要求,加强对脱贫一线干部的关爱激励,选拔使用业绩突出的干部,落实好津补贴、体检、休假等制度,对牺牲干部的家属给予抚恤,长期帮扶慰问。认真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树立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的鲜明导向,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七、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农村产业革命取得实效

一是财税支持。省级财政加大对12个重点产业的投入,每个产业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落实坝区结构调整补助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资金等,攻坚期内每年安排预算内资金2.4亿元支持深度贫困县 “一县一业”产业扶贫。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向主产区、优势产区、特色产区聚集。落实农产品初加工和农民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

二是金融支持。推进金融支农创新,探索农银企和农银保产业共同体发展模式和融资机制。加快省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投放力度,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项目,支持推广“扶贫小额信贷”等信贷产品,引导贷款资金用于发展增收预期好、风险低的脱贫产业。引导私募基金、债券等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农业信贷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机制。支持各地开展目标价格保险、收入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等地方政策性特色农业保险试点。省级财政对家禽、蔬菜等种养殖企业给予保费补贴50%,对农户给予保费补贴70%。对12个重点特色优势产业在市县财政至少补贴30%的基础上,给予保费补贴50%。对其他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在市县财政至少补贴30%的基础上,给予保费补贴不超过补缴保费的50%针对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的11个险种、深度贫困县以及罗句县、锦屏县,保险精准扶贫示范县,2019年拟摘帽贫困县,极贫乡镇和极贫村在现行保险费率的基础上予以20%的优惠。

三是在用地政策方面。实施差别化用地政策,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中预留一定比例支持产业发展用地建设,规范设施农用地管理,落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优惠政策。探索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好集体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实行省内统筹流转,推进深度贫困县城乡建设用地节余指标跨省调剂。

(四)在人才政策方面。注重选拔适合农村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化人才,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服务“三农”的战斗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建立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的体制机制。鼓励支持党员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农村实用人才等领办创办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群众抱团发展、携手致富。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合作社实施股权激励、分红等中长期激励。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和正常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研究实施村干部一肩挑合作社负责人附加津贴制度。探索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按有关规定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兼职并取得合法报酬。建设高水平乡村振兴智库,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充分发挥人才、学科、科研、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助推产业发展。

八、完善保障措施,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农村产业革命的要求,全面推行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督促检查、追责问责 “五步工作法”,扎实开展 “2019夏秋决战”,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时间精力到位、工作指导到位,重大部署亲自研究,突出问题亲自过问,重点工作亲自督查,把农村产业革命这篇文章做好做足。强化省市县领导干部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联席会议机制,一个产业一个领导小组、一个牵头单位、一个工作专班、一个考核办法,专责推进产业发展。

二是强化打法精准。县级党委、政府要扛起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主体责任,县乡党政领导干部要成为农村产业革命的行家里手,成为攻克贫困堡垒的精锐力量。要按照“八要素”要求,研究“打法精准”的方法和措施,对产业革命的每一项工作、制定相关具体实施方案,战术打法要务求精准、更加精准,做到精准出招、招招制胜。要配强干部队伍,调集精兵强将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把精锐力量派到产业革命第一线上,凡是没有做到尽锐出战的要抓紧调配力量,凡是不能确保按时打赢的战术和打法要坚决调整、迅速调整。

三是强化统筹协调。省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具体统筹协调指导推进全省农村产业革命工作,定期会商研判分析,加强监测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牵头组织作用,加强统筹指导,适时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发挥好督查促落实作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产业革命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安排,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各司其职、主动作为、真抓实干,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支持措施,在发布市场信息、推广科学技术、监管产品质量等方面持续跟进,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四是强化风险防控。着力防范市场风险,制定完善重点产业总体规划和每个产业专项规划,选准选好保障系数高的盈利产业项目。着力防范自然风险,加快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将茶叶、油茶、刺梨、石斜、竹等特色产业全部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增强农业规模经营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加强专项债券风险防控和项目资金管理,依法合规推进专项债券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完善政策性保险、信用担保、财政补贴等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健全权益保障、风险监管、审查审计等防控措施。

五是强化舆论引导。加大农村产业革命的宣传力度,准确宣传解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农村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让干部群众知晓政策、理解政策、配合执行好政策。深入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宣传农村产业革命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巨大成就,算好产业发展对比账,营造合力推进产业革命的良好氛围。

六是强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以“三变”统揽农村各项改革,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建立股权合作机制,通过股权纽带,让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建立支持发展机制,对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鼓励各地探索将其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立产权交易机制,加快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对有价值的入股资源产权实行公开、公平、公正交易、为推进农产品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盘活农村土地、资本等资源资产。

七是强化督促检查。把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情况作为市县两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的重要参考,进一步压紧压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责任。对省直部门帮扶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底目标绩效考核内容。扎实开展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驻村帮扶不扎实、政策落实不到位、扶贫协作有差距、攻坚打法不精准“五个专项治理”。强化对财政扶贫资金和东西部扶贫协作财政帮扶资金的管理使用,认真研究、严格审查、加强指导,着力解决资金闲置、挪用、用得不好、没用到 “刀刃”上的问题。对在农村产业革命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实农村产业革命不力,造成资金资源浪费闲置的,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报:省委常委,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副指挥长

送: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各专项工作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

发:各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市县扶贫办

责任编辑:郭畅    电话:18389770080   邮箱:sfpbdyxjz@163.com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