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回应 > 新闻发布会

强化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新闻发布会

  • 发布日期:2018-11-16 16:47
  • 来源:

强化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新闻发布会
(2018年11月16日)





陈德皎(海南省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发布会的主持人和新闻发布人、省三防办主任陈德皎。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

今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海南视察、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之际,在海南省政务数据中心大厅,察看了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展示,并对海南在防灾减灾信息化方面提出了特别的嘱托。7月份,韩正副总理到海南调研时,也专门了解了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的建设情况。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从建设初期到推广应用阶段,得到了刘赐贵书记和沈晓明省长的密切关注和亲自指导,目前为我省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新闻发布会,目的是在全社会推广应用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技术支撑作用,提高政府部门防灾减灾指挥决策科学性和公众防灾减灾服务便捷性,从而推动海南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省应急管理厅古远新副厅长、省三防办陈武督察专员,省水务厅建管处陈佳副处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陈成豪局长,省气象局气候监测中心吴慧副主任。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个环节:

第一是介绍强化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有关情况,第二是记者提问环节。

下面,首先,由我来介绍强化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有关情况。

在此,感谢媒体长期以来对三防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我介绍四个方面的情况

一、新时代防灾减灾理念

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理念,不断探索推动我省防汛决策由经验判断向科技手段支撑转变。

2015年,省委书记、时任省长刘赐贵到省三防办调研时,就提出要全面提升我省“三防”管理水平和“三防”指挥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管理手段,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自然灾害面前耳聪目明、心中有数,防范到位。

2017年,省长沈晓明在省三防办调研时,进一步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将“互联网+”信息平台做成各委办局之间信息共享的样板。

在领导的统筹布局下,海南立足于5个100%安全的工作目标,整合共享36个厅局涉灾信息数据,构建多级多部门业务协同、全省上下联动、面向公众服务的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并作为省政务信息共享12大主题之一向习近平总书记和韩正副总理进行了演示汇报,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韩正副总理的肯定。

二、建设完善防灾减灾信息平台措施

今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察看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时,特别嘱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善于利用互联网优势,着力在融合、共享、便民、安全上下功夫,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方便群众办事。

省水务厅专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研究完善我省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今年以来着力从五个方面措施下大功夫完善。一是在便民上下功夫,建设了“海南防汛防风防旱”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防灾动态,群众可实时掌握最新的台风路径以及周边的防洪楼、易涝点位置等,便于民众自主避险。二是在便捷性上下功夫,进一步简化平台的界面和操作流程,每一位使用者都可以通过手机一键上报灾险情,做到人人都是“预报员、宣传员”。三是在实用性上下功夫,根据省三防预案的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平台建设了应急预警机制,自动发送预警通知,并将应急响应过程流程化、标准化、可视化,自动跟踪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做到“提前预防、事必留痕”。四是在实时性上下功夫,将老旧的遥测站点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利用通讯双通道机制,确保站点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仍可按时上报数据。五是在历史记录上下功夫,对整合在平台中1956年以来的历史台风和雨情、水情、物资等资料进行数据整编和挖掘,形成历史台风档案,为未来相似台风的对比分析提供依据,使台风的预防更加科学、准确。

三、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应用成效

2018年,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为我省三防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的有利条件下,全省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9亿元,较去年减少0.2亿元,无人员因灾死亡或失踪。互联网+信息平台的视频会商、水库视频监控、风雨水情监测预警等功能为三防工作的有序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水库科学调度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年台风期间,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为省防总、省水务厅提供了37份水情简报数据,协助分析降水和来水情况,使水利工程有效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科学防控江河洪水威胁。

以大广坝水库和松涛水库为例,大广坝水库今年遭受2场较大洪水影响,其中在受9号台风“山神”及南海低压天气的共同影响期间,水库拦蓄洪水5.85亿立方米,削峰率100%;受16号台风“贝碧嘉”影响,在入库洪峰流量3716.88立方米/秒时,下泄流量330立方米/秒,削峰率91.1%。松涛水库提前开启5孔闸门预泄,最大预泄流量达到800立方米/秒,预泄共历时46小时,泄流总量5364万立方米,腾出库容拦蓄洪水。

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为近几年三防工作取得的成绩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除此之外,今年的三防工作取得成绩还得益于三个方面的举措:

一是严格落实三类责任人,完善三项度汛措施。国家防总、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库防汛安全管理工作,为确保水库大坝安全,我省严格落实鄂竟平部长在全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视频会议提出的“三项措施,三类责任人”的要求,即每一座小型水库都要有雨水情预测预报系统、运行调度方案、大坝防汛抢险应急预案,都要有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巡查责任人。省防指、各市县防指提早调整充实了组成单位和人员,省防总汛前及时向社会公布了全省小型水库防汛责任人名单,督促各市县进一步细化和公布防汛责任人名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省防总及时举办2018年全省三防责任人培训班,指导市县加强基层防汛指挥长培训和责任落实,并派出专家赴市县指导和授课,全省已累计培训各级防汛负责人和专业技术干部3000多人次。

二是成员单位团结协作,凝聚防汛防风合力。省防总今年加强了有关厅局联合防御的工作,成员单位数目由37个增至39个。我们先后联合省国土资源厅、省住建厅、省国资委、省旅游委、省气象局、省渔业厅等部门,对山洪地质灾害、城市洪涝灾害的防范,还有风雨水情监测、中央企业的安全度汛、渔船渔民安全、汛期旅游安全、水库、水电站的安全度汛等方面的工作,做出了专门的部署安排。

有关部门都结合各自的实际,强化责任落实,紧盯关键环节。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加强抢险救援专业力量建设,在参与危险地区群众转移和抗洪抢险救援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三是强化预测预报预警,积极应对风洪灾害。省防总24小时值班值守,实时监测全省雨情水情旱情,及时组织相关成员部门分析会商、安排部署防汛防风工作,共启动防汛防台风Ⅳ应急响应三次,防汛防台风Ⅲ应急响应四次,先后发出62个通知,累计派出15个工作组协助指导市县开展防汛防台风工作。各市县防指加强预测预报、强化应急值守、积极开展局地暴雨、江河洪水、山洪泥石流、台风影响和城市内涝防御工作,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50多万人次,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

气象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加强风情、雨情预测预报预警,为防汛防风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信部门提前向移动用户发送温馨提示,仅防御台风“山竹”期间,共向2174万移动用户发送提示短信4348万条。省防总于防御“贝碧嘉”期间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并于防御“山竹”期间再次召开发布会,向社会发布台风的最新动向,通报防御工作最新动态以及下步工作计划,回应社会关切。

在此,我仅代表海南全体三防工作人员,对广大新闻媒体工作者,在舆论正向引导,防汛防风信息发布,以及对我们的工作监督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帮助,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你们在以后工作中继续给予大力支持。

四、机构改革背景下,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10月31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义,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明确任务,夯实基础,促进其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在科技的新要求和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将针对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作出以下探索:

一是推动防灾减灾信息实时化向智能化发展。我省的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已基本实现了实时化,下一步要探索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充分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应用等新兴技术与“互联网+”思维,使防灾减灾插上智能的翅膀。

二是推广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到乡镇基层。目前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已延伸到市县一级,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培训宣传,将信息平台推广到乡镇基层,真正实现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三是加大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的公众服务力度。通过集成和完善现有信息服务手段的基础上,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公共媒体的信息联动,打造服务统一入口,深化公众服务工作,通过建立多种多样服务方式和内容信息,为公众提供泛在、便捷的服务。

新华社记者:

在水文水情预报方面,针对提高水文预报精准度上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在防汛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陈成豪(海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局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为了服务全省防汛防风防旱工作,海南水文从注重水文情报测报到不断发展完善水文预报预警。目前,我省大江大河和部分中小河流水文测站实现了洪水预报,预报水位误差20%左右。为了进一步提高水文预报精度,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逐年修编我省江河断面洪水预报方案。预报方案和参数是洪水预报的关键。通过逐年积累各场次洪水,不断检验原预报方案,增加资料长度,进一步分析率定参数,分年度对全省主要江河断面预报方案进行修编,不断提高预报精度。

二是加强洪水预报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积极和科研院所合作,与中国水科院王浩院士团队开展水文预报预警技术研究,与清华大学、河海大学合作,开展无资料地区洪水预报研究;开发使用最先进的预报模型提高精准度。

三是建设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水情预报预警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洪水预报系统自动滚动预报功能,对预报结果实时修正,提高洪水预报精度。

此外,加强从点到面的水文预报预警,开展中长期预测预报。原来我们只是对单个水文站点的预报预警,现在加强研究开发全流域的洪水预报,明年主要开展南渡江流域的洪水预报。这样不仅精度而且广度上水情预报得到全面提高,为全省防汛防风防旱工作提供更好的水文服务。

在防汛中,水文是防汛防风工作的眼睛和耳朵,一直发挥尖兵和参谋作用。新时期,党中央就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控理念,水文情报预报在防汛工作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是防汛防风决策部署的基础和依据。每年我省水文向水利部、珠江委、省防总报送各类水雨情信息近2000万份,接收各类水雨情信息近1000万份。

二是分析研判、科学制定指挥调度的技术支撑。当发生洪水时,及时提供有效的水情、雨情等水文信息,并对发展趋势作出预测预报,为科学指挥调度提供技术支撑。如2016年台风“电母”影响期间,昌化江流域水势上涨迅猛,大型水库戈枕、大广坝水库先后达到防洪限制水位。依靠我局提供的水情信息、洪水预报成果,有力支撑了昌化江流域石碌水库、戈枕水库和大广坝水库综合防洪调度,成功实施了拦洪泄洪错峰调度,有效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三是加强水情预警公共服务。每年汛期尤其台风期间,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水利部水情预警发布汇集平台发布洪水预警信息,积极采用短信、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媒介提供水情预警信息服务,有效提高了社会公众的防灾避险意识。

四是服务基层,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洪水预报预警的时效性和服务作用,为抢险救灾、人民群众和财产安全转移争取到宝贵时间。2016年台风“电母”影响期间,我局向省防办及海口市、澄迈县、定安县等相关市县三防办发布洪水预警,及时报送水文情报预报信息;海口市三防办根据我局的水文预报和洪水预警,及时安全转移南渡江龙塘河段及附近低洼地区8个村庄4000多名受困群众,有效减少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海南日报记者:

现在海南省率先全国进行党政机构改革,机构改革后三防职能工作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古远新(海南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

非常感谢记者朋友对海南机构改革的关注,9月29日海南省应急管理厅宣布成立,整合了8个部门的职责,其中也包含了三防指挥部。按照省里的要求,应急管理厅的组建一个是对标应急管理部,涉及到三防职责要对标应急管理部和水利部的职责划分。二是结合海南防汛防风抗旱的实际。三是服务于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的总体要求做好职责的划分,目前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人员转隶现在已基本到位,在改革过程当中干部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落,所以各项工作都在有序的推进过程中。机构改革后,原来水务部门承担上方水利部的职责和行业管理的职责,改革后从防、救、抗这个角度来看,应急管理类厅重点侧重于救和抗职责的落实,重在应急救援,重在协调指导,重在督促检查,这是应急管理厅承担这方面职责。水利部门侧重于防、行业管理以及技术支撑的工作,比如说在做好江河水库水情的预测预报,防御洪水,抗御旱灾调度和应急水量的调度的,像这样工作应急管理厅重在协调,水务厅重在落实,台风防御期间重要水利工程的调度,具体的工作在水务厅,这是综合和具体的一个划分。职责范围我们都比较清楚的。

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

今冬明春冷暖、旱涝预测情况,以及2019年的气候趋势展望?


吴慧(海南省气象局气候监测中心副主任):

根据海温等外强迫信号和大气环流对我省未来气候的可能影响综合分析,我们预计:今冬明春(2018年12月~2019年5月),海南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出现暖冬的可能性大,但期间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过程,低温阴雨影响属轻到中度年景;今冬明春海南省各地降水量以偏少为主,部分地区可能出现轻到中度气象干旱。

初步预计:2019年汛期(5-10月)影响海南省的热带气旋活动不活跃,影响和登陆个数可能较常年偏少。不排除个别较强的台风影响和登陆海南岛,但类似2014年“威马逊”的17级台风登陆我省的可能性小。2019年汛期海南省降水以偏少为主,雨季开始可能偏晚,汛期海南省平均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可能偏多。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影响汛期气候的因素非常复杂,预测时效长,特别是目前预测的时间太早,因而预测意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海南省气象局将继续密切监视海洋和大气的变化以及天气气候的异常变化,根据服务需要及时进行滚动订正预测。

海南电视台记者:

近年来一直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些工程在防洪减灾的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陈佳(海南省水务厅建设与管理处副处长):

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我省积极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998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资金44亿元开展了1050座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占全省登记在册水库数量1105座的95%。通过水库开展除险加固和新建水利枢纽项目,有效提高水库防洪能力,在保障水库健康运行的同时保护下游群众、交通和重点村镇防洪安全,直接保护人口超过500万人。

“十二五”期间,全省水务投资22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09.7亿元。通过几年来的建设,一是提高了江河防洪标准。我省流域众多,这些河流两岸居住大量人口,多年来经常受到洪水侵害。目前已建规模以上堤防436公里,主要城镇防洪标准普遍达到10~20年一遇,重点区域达到50~100年一遇,有效保护河流周边城镇居民安全。二是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我省水库总库容111亿立方米,每年向城镇提供饮用水近10亿立方米,保障近40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三是提高城市排涝能力。各主要城镇不断完善易涝点和重点区域改造整治工作,大幅降低城市内涝影响,以海口为例,近两年来多次台风强降雨均未造成长时间城市内涝灾害,城市积水均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以排出,我们大家熟悉的琼山大道、滨涯路农垦中学、长滨路永秀花园、海秀路海钢大酒店等易涝点内涝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但我们还看到,我省工程性缺水未得到彻底解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较国内先进省份还有较大差距、建设和运行管理信息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期间,省水务厅将按照《海南省水网建设规划》,继续加大水务工程建设投入力度,推动迈湾、天角潭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积极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求,有力提升水务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能力;积极推进“智慧水务”系统建设,不断提高水务行业信息化水平,推动水务行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南海网记者:

当前在三防工作方面还有什么薄弱环节和问题,依据明年的气象预测将如何部署安排三防工作?


陈武(海南省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督察专员):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汛防风工作,多年来在软硬件上防汛防风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有

(1)水务防洪基础设施待完善

城市排涝体系不完善,缺少控制性骨干防洪工程。规划建设的迈湾水利枢纽和天角潭水库等大型控制性工程尚未开工建设。

(2)水雨情监测设施不够完善

防汛抢险物资不足偏远村镇缺乏必备的救援抢险物资储备。

(4)渔船渔港安全存隐患

(5)电力、通讯和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脆弱

台风影响期间,电力、通讯和交通保障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在农村及边远山区困难更大。

(6)公众对灾害风险的防范意识有待加强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确定明年的工作

2018年是机构改革之年,机构改革完成后,三防工作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重要讲话,对照6个坚持、9个重点工程,履行好防汛防风防旱工作职责,重点在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方面、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方面、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方面。一是对各市县和各成员单位开展灾害风险隐患调查,进一步梳理建立台账;二是进一步梳理整合现有信息预警资源,以可靠、实用、实时、便捷为原则,完善互联网+防灾减灾平台建设,为应急决策提供支撑;三是在防治技术装备上,充分依靠专业技术支撑单位,储备先进技术装备。四是尽快建立政令畅通、行动高效、责任到人的指挥体系。继续推行“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预案体系建设,强化村镇基层预案建设。加大行业职能部门专项预案及演练,增强各部门专项预案的专业性及现场方案可操作性。五是进一步完善防风督导工作,制定督导手册,明确督导内容、工作标准,便于各级督导工作组现场督导。同时加大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服务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

陈德皎:

好,谢谢陈武督察专员的回答,看看记者朋友还有什么要提问的。那好,今天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请与省三防办的工作人员联系。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